华裕农科蛋鸡孵化中心接受断喙免疫的鸡苗。
“这段时间天气较热,要加紧设备的检查、调试,保证最适宜蛋鸡生产的气温、光照……”
6月28日,丰都虎威镇,一座现代化大型蛋鸡饲养场内,一位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,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,向围坐在中央控制区的工人讲解夏季蛋鸡养殖的注意事项。
男子叫王新胜,是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德青源)向重庆分公司派遣的总经理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德青源蛋鸡饲养场实现从项目建成投产,到存栏90万只蛋鸡,年产鸡蛋1.8亿枚。
以德青源为载体,丰都县近年来引入河北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华裕农科)、广州温氏集团等上下游企业,构建起从蛋种鸡养殖,到蛋鸡孵化、蛋肉鸡养殖加工均可在丰都完成的“一站式”供应服务的全产业链条。在我市鸡禽养殖行业,丰都拥有最完备的产业链条,且现代化程度最高。同时,丰都还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链,让更多农户分享发展红利。
造链
7.5个亿建起现代蛋鸡饲养场
当天一大早,王新胜便来到饲养场,更换上防护服,再经过层层消毒、清洁,才顺利进入养殖区域。
鸡舍实行全封闭管理,在中央控制区的大屏幕上,一只只白羽红冠的蛋鸡正悠闲地喝水、啄食。饲料、净水被自动喂料机均匀地投喂至笼中,鸡蛋、粪便则被传送带分类运送至包装车间和制肥厂,整个过程有条不紊。
“通过自动喂料、集蛋集粪、温控调节等现代设备,目前饲养场已实现从蛋鸡饲养到集蛋包装的全程智能化、机械化,一栋存栏量10万余只的鸡舍只要一个工人就能轻松管理。”王新胜自豪地说。
德青源是我国著名的鸡蛋品牌,目前,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占有率高达68%。德青源为何敢于投资7.5亿元,在丰都打造第一个现代化蛋鸡饲养场?
时间追溯到2016年。彼时,国务院扶贫办、国家开发银行和北京德青源公司共同发起了“金鸡”产业扶贫计划,在全国范围内引导贫困农户参与蛋鸡养殖,通过务工、分红等方式,构建起新型滴灌式到户到人的扶贫模式。丰都被纳入发展计划范围,并提出了以“大龙头”带动“大联结”,打造全产业链的思路。
这一年,王新胜在丰都进行项目考察的时候,在虎威镇同心村碰到刚刚养鸡失败的余文林。
37岁的余文林那时是村里的贫困户,想通过蛋鸡养殖摆脱贫困,然而一次病情蔓延,他的鸡群就死了大半。
这件事给王新胜的触动很大。“事实上,在我们到来之前,丰都已拥有100万只蛋鸡养殖量,但大多都是像余文林这样的散户养殖,科技含量不高,抗风险能力低,一点小风波就能让养殖户的努力付诸东流。”王新胜说,从另一方面看来,丰都拥有一定的蛋鸡养殖基础,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,最终项目落户丰都。很快,当地政府就在虎威镇平整了1000多亩土地,修建了100多个鸡舍及中央控制区,德青源则按照每年10%的标准支付租金,将厂区承租过来。
2019年,随着设备、鸡苗陆续进场,德青源顺利投产,实施“有机种植—生态养殖—食品加工—有机肥生产”的循环农业,构建集玉米种植、饲料加工、蛋鸡养殖、蛋品加工、包装制品、物流运输、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。
补链
产业链从养蛋鸡延伸到育鸡苗
“可项目实施不到两个月,就遇到了难题。”王新胜说。
海兰、罗曼是德青源饲养的两种主要蛋鸡品种,为了保障鸡苗的种源、品质,由北京总公司统一提供。一次,王新胜向总公司预定了1万只海兰鸡苗,然而,运回来不到5天,鸡苗便陆续生病、死亡。
此时,鸡棚设备已开始运转,若没有鸡苗及时补栏,会造成水、电等极大浪费。情急之下,王新胜跑遍了丰都各大市场,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鸡苗。“丰都本地以土杂鸡为主,这种鸡产蛋率低,可作为肉鸡,但不适合作为蛋鸡养殖。”王新胜很苦恼。
德青源遇到的难题让当地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:丰都鸡产业要做大做强,光靠一家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,还需要引入上下游企业,把单一的蛋鸡养殖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。
围绕这个产业,丰都成功吸引到华裕农科落户,投资打造了雏鸡孵化中心、蛋种鸡的标准养殖场及相关配套设施。
当地政府从中牵线搭桥,想促进华裕农科和德青源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。但王新胜有些顾虑:“说白了,就是供应量和技术的问题。”丰都德青源蛋鸡饲养场满栏后,将达到蛋鸡存栏量240万只(其中青年鸡60万,产蛋鸡180万),平均算来,每年就需要150万羽雏鸡苗。而且,作为国内著名的蛋鸡品牌,德青源从父母代种鸡选育,到鸡苗孵化、免疫等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。在此之前,他曾联系过周边一些小型孵化场,希望他们按照德青源的标准和要求提供雏鸡苗,可这些小型孵化场要么是供应量无法保证,要么是技术标准不达标。
直到前往丰都华裕雏鸡孵化中心实地考察后,他悬着的心才总算落了下来。在孵化中心,一台好似大转盘的免疫注射设备吸引了他的注意:工作人员将鸡苗挨个套入盘中,待转盘转动一周,鸡苗便完成自动断喙与免疫注射。
这套从国外引进的设备,每台机器每小时可为6000—8000羽鸡苗进行断喙,比起人工断喙,设备能减轻断喙对鸡只造成的应激反应,同时还可有效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。此外,从种鸡培育、到种蛋挑选、鸡苗孵化等,华裕农科在各个环节的标准化、科技化也让他颇为满意。
很快,丰都德青源蛋鸡饲养场便与华裕农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每年向其定点输送海兰蛋鸡鸡苗。至此,丰都蛋鸡产业初步构建起集蛋种鸡养殖、雏鸡孵化、蛋鸡养殖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。
扩链
与农户建成利益共同体
每天上午是蛋鸡产蛋的高峰期,也是余文林最忙的时候,鸡蛋通过传送带运至加工车间,他和工人们娴熟地将鸡蛋收集、清理、打码、装箱。
养鸡失败后,余文林一度对脱贫失去了信心。王新胜再一次找上门来,动员他到蛋鸡养殖基地务工,“每个月固定收入就有3000多元,基地又离同心村不远,下班后还能接娃儿放学。”王新胜的话让余文林心动了,他报名参加了招聘,成为包装车间一名工人。2018年,靠着务工收入,余文林成功脱贫,这几年,孩子们也陆续找到了工作,家里负担少了,他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在德青源,像余文林这样依托基地务工,成功脱贫的共有30余户。作为一个扶贫产业,德青源对贫困户的带动不仅于此,“政府利用我们缴付的租金增加公益性岗位数量,提高岗位福利,间接带动了3000余名贫困户增收。”王新胜告诉记者。
然而,在这样的模式下,农民仅仅只是鸡产业的务工人员,很难发挥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。如何完善与村民的利益链,让更多农户分享到发展红利?
王新胜坦言:“现代化饲养体系对设施设备、人才技术要求较高,并不适合向散户输出,因此对农户的带动力有些不足。”
2018年,丰都在德青源、华裕农科的基础上,又引入了肉鸡养殖龙头企业——广州温氏集团,通过与县级国有企业丰都农发公司合作,制定了“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肉鸡代养计划:即由农发公司、村集体整合扶贫资金修建鸡棚,温氏集团负责免费发放鸡苗、饲料,并提供技术指导,农户则负责养殖。
社坛镇龙门村村民李明龙就是这一计划的获益人之一。2019年,他将村里的4个代养鸡棚都承包过来,温氏集团向他定点派驻技术指导员,从最基本的饲料配比、圈舍清理,到饲养育肥、疫病防控,技术员手把手地教、实打实地帮,李明龙很快从技术小白变成养殖达人。
去年,他分两批次一共出栏了10万只鸡,鸡只由温氏集团统一收购,他获得了30余万元的代养费,净利润达到20万元。
“依托温氏集团的代养计划,我们实现了鸡产业链向养殖散户的延伸,不仅如此,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从租金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村集体,用以充实集体经济,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产业红利。”丰都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,温氏集团已在丰都建成200个代养场,年出栏肉鸡900万只。
下一步,丰都县还将探索“资产收益、订单种养、村级入股分红”等模式,构建起“企业、村集体、农户”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,实现了小农户与大产业的有机衔接,提高农户可持续增收能力。
记者手记>>>
农业产业链不可掉链子”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产业,而做大做长产业链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要让农产品从农田、圈舍摆上超市的货架,再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佳酿,从育种、种养、到加工、物流,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不可掉链子。
今年,全国猪价下跌,记者曾采访过一个养殖户,由于资金吃紧,他不得已一口气卖掉了200头大肥猪,收入较往年少了一半。“要是有配套的加工企业就好了!”养殖户发出这样的感慨。资料显示,精深加工的猪肉制品比统装猪肉增值了60—80%,而且,因其延长了保质期,价格也不再完全受生猪市场左右。
发展农业不能只做“一锤子买卖”,而必须“跳出农业抓农业”。农业种养情况如何,决定了农产品加工、销售等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。同样,下游企业经营的好坏,也决定了上游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收入等,牵一发动全身,每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。
这几年,重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在推动农产品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了功夫。例如,江津区依托56万亩花椒基地,打造以花椒为主的调味品产业集群,潼南增加10000亩柠檬种植,加大农产品多样化开发;巫山脆李、奉节脐橙、梁平柚等地标农产品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精深加工产品……
可见,未来农产品的竞争离不开对产业链的把控,只有不断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打造供应链,推动三产融合发展,才能让农业真正成为高附加值的富民产业。
版权和免责声明: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,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。